给予是一种快乐
张思娜,女,中小学高级教师,2001年参加工作。在农村中学教育一线工作了23个春秋。二十多年来如一日,栉风沐雨,无怨无悔,在教育这块热土上。她担任班主任工作20年,始终以“给予是一种快乐”作为她的座右铭;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得到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肯定,赢得了全校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一、漫漫教育路,春风化雨关爱学生
她善于蹲下身走进学生心田。她重视学生的学习,更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她用谈心的方式打开学生心结,用春风化雨的语言化解同学之间纠纷,她善于用活动增强班级活力,提升班级的凝聚力,有了好的班风才会有好的学风。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有关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很多,有一次班里有一个留守学生在期中考试中表现得非常糟糕,浑身充满了自暴自弃的负面情绪。她趁机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十分钟举行了一次“我想对你说”的主题谈话活动,并提前邀请几名学生配合我的表演,让他们通过“某某同学,我想对你说......”点名道姓的鼓励和肯定这名学生,最后在他那孤寂的脸庞上出现了自信的笑容。
为家庭贫困的学生买文具,为身患重病的学生捐款,把生病的学生送去医院,把一个个迷失方向的孩子引向光明……她在班内积极开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找到目标树立理想,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斗志。在一对一精准关爱中因为孩子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都在省外打工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她就担任起妈妈的角色,不仅关心心理、学习还关心孩子的生活,为精准关爱对象买衣服、鞋子、书包,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她所带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恰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二、漫漫教育路,迎难而上鼓励学生
她担任了在七年级(8)班主任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歧视学困生,采取一帮一小组结对的激励机制,注意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积极与学生谈心,家访,开展家校合作,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与家长沟通,让孩子们树立学好的信心。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在七年级质量评估考试中荣获年级第一名
一个班就是一个家,班主任好比这个家的家长,要想领好这个家,必须树立在他们心中的威信,要让他们从内心佩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古老的真理。
三、漫漫教育路,共情同理开导家长
为了能够让家长做到重视教育,除了利用每学期的两次家长会和家访,她每天都会保持与两三位家长进行微信沟通,在协调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关系,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表现时,总是侧重于讲学生的进步,同时委婉也指出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以及如何和孩子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家长询问如何教育这些学生时总是耐心的指导让家长们学会发掘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样使家长和老师结成伙伴的关系,形成稳定的家庭和学校联系,做到家校联系,教育有的放矢。还要求家长坚持“赏识教育”、“鼓励教育”这样形成家校共育合力,真正的变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四、漫漫教育路,携手进步引领青年
积极引导年轻教师,马思敏:“三年来,非常庆幸在我的教育生涯刚刚起步的时候遇并跟张老师搭班,她耐心的帮助和指引使得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在短时间内熟悉教育教学业务,班级管理,她一直鼓励我参加各种培训和比赛。她就是鼓励着我的力量,指引着我的光。我会继续在教师的道路上前行,进步的道路虽然磕磕绊绊,但并不崎岖,因为总会有一双无形的手扶着我一步一步站稳讲台。”
张老师就是用爱打动了学生,用语言改变了家长,用行动支撑了自己的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
五、漫漫教育路,春暖花正开
她是一名优秀的老师、优秀的班主任,上级部门和学校也给予了她工作的肯定,2021年荣获新沂市优秀班主任,她的德育论文《沟通艺术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发表并获得一等奖,2022年荣获新沂市优秀女教师称号,双塘镇功勋班主任称号。
古人对老师的最高境界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张老师正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理想中的目标奋力攀登,坦途在她脚下延伸,青春在拼搏中闪光!
2024.07
责任编辑:新沂市高塘中学